《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》之巴黎左岸雙叟、花神咖啡Snob男篇😍。
隨著Netflix電視劇《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》熱播中,版主也來寫一下巴黎左岸這緊鄰的著名咖啡廳雙叟(Les deux Magots)與花神咖啡館(Café de flore)。
這兩家咖啡廳位在巴黎地價數一數二高昂的左岸聖傑曼德佩區,氣氛高貴典雅,咖啡廳隔壁就是LV、Armani等高檔名牌,但百年前其實這區到處都是文人雅仕趨之若鶩的書局、劇院,誠如片中美國女孩艾蜜莉第六集在花神咖啡廳裡艷遇的「Snob」符號學教授所說,畢卡索、海明威非常喜愛雙叟,而哲學家西蒙波娃與沙特熱愛花神,這兩家咖啡賣得原本就是文青風,但曾幾何時,從上世紀七八零年代開始已經變成各國觀光客來花都打卡必到之處。
我蠻喜歡《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》這影集,除了自己曾是團隊前作《慾望城市Sexy and the City》戲迷外,還可以從中看到以美國觀點痛批法國的刻板文化,身為異邦人身在巴黎生活工作的我對很多生活衝突點頗有感觸,並能在五光十色目不暇給的花都景色下,以詼諧輕鬆、換男友如換服的角度去探討現代都會飲食男女感情價值觀,一直隱隱覺得艾蜜莉其實就是《慾望城市Sexy and the City》裡的凱莉前傳來著,只是艾蜜莉劇設還在二十代年少年紀,什麼事都新鮮有趣想去嚐試,就像版主剛來巴黎時的情境,看劇時常常有「對!當時就是這樣認為!」似曾相識的感覺😊。
法國人一向自傲自詡文化大國,感情上壓根看不起美國,只是國力不強,平常只能暗唸在心底,現在在劇中那能容一個小小艾蜜莉集集出來挖洞,還明嘲暗諷直指法國人所發明的「電影」有問題?劇中還提到另一法國女主角卡蜜兒為何英文講這樣好的原因(卡蜜兒說因爲她是看美劇長大的),您是說自豪「Snob 」的法國人不翻臉才怪😊。
對了,既然提到「Snob 」這詞,中文好像都把它翻成「勢利」,這樣翻好似跟趨炎附勢的金錢競貶、權力階級高下有關?我個人是覺得主動用自以爲是之「高等」語言、品味、生活模式或態度以有別於人,進而直接或間接揶揄、蔑視、碾壓、貶損別人才是艾蜜莉劇裡所說的「Snob」😅的意思,關於這點是不管貧或富左派還是右派,的確很多巴黎人在生活社交上都還蠻會使的,就像《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》劇中花神裡的符號學教授單槍匹馬來已經變成觀光區的地方釣人,卻批評左派文青熱愛的藝術聖馬丁運河變成迪士尼樂園的昨是今非,這類自我矛盾明褒暗貶的對比隱諭,也是這部看似膚淺Cliché 的美劇吸引人的地方。
我認識的許多法國朋友們目前也在討論此劇,他們覺得雖然《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》劇情蠻刻版,但也是很喜歡💕的,尤其在悶擾的疫情持續的這時候,歡樂輕鬆一下有何妨?
#EmilyinParis #艾蜜莉在巴黎 #Netflix